找到相关内容678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第七识与假悟

    死亡、无想定与灭尽定中,一直都是如此,不曾有丝毫改变,恒常存在地审度一切法,所以说它“审”。 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保持这种思量作主——执性,分分秒秒都不休息的,它不断地在执取一切法,不断地攀缘...的贪着,才有可能成就。   末那识的这种执性在意识尚未加以检查的时候,末那识往往会依过去的习气运作。所以难陀尊者仍有先看女众的习气,但是当他的意识发觉到这个现象的时候,就会纠正末那;这样一次又一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2265111.html
  • 唯识三性与台宗止观

    实相,亦名胜义无自性性。何以故?一切诸法法无我性,名为‘胜义’,亦得名为‘无自性性’,是一切法胜义谛故,‘无自性性’之所显故,由此因缘,名为‘胜义无自性性’。” 《唯识三十颂》曰:“由彼彼种种物,此遍计所执,自性无所有。依他起自性,分别缘所生。圆成实于彼,常远离前性。故此与依他,非异非不异。如无常等性,非不见此彼。”  颂文解释三性与识的道理,“由彼彼”者,就是说,能周遍度妄执我、...

    本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673548.html
  • 三自性与唯识中道义

    “谓诸法相略有三种,何等为三?一者遍计所执相,二者依他起相,三者圆成实相。”在《摄大乘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中,对于三自性有如下表述:“由彼彼种种物。此遍计所执,自性无所有。依他起自性,分别缘所生。圆成实于彼,常远离前性。故此与依他,非异非不异。如无常等性,非不见此彼。”  一者、遍计所执自性。是普遍,度,也就是遍于染净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上计度分别执有我法,故名遍计所执自性。这宇宙间...

    妙相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273539.html
  • 《显扬圣教论》的三性思想的探讨

    (注九)也由此可见,《瑜伽论》-《解深密经》-《显扬论》的“三性思想”尚未与“认识论”的“境-识”关系结合,它反而以“名言-名依所依的缘起实事”来看“-依他”之关系,因而可以称之为“言(名言)事(...初步定义”、2.“三性的成立”、3.“三性的差别、业用、隐密、方便、摄、别异”、4.“三性与无常、苦之关系”、5.“三性与空”、6.“的有无问题”、7.“一切法具三性义”。我个在此先分述此七个主题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1963004.html
  • 唯识是从哪里说起的

    唯识是从哪里说起的?  ──从观察自身看执的积累     二麻子 静风   任何一个交谈的题目,理论的建立,都有个开始说话的基础。没有这个基础,话是说不起来的。对于一个理论体系来说,这个起始...也可以明确看到,无论唯识怎么强调无境,唯识不会落于断灭见,无境否定的只是凡夫的想象与推断──更唯识专业化的词是否定“遍计所执”。很明显,从原材料到感觉/觉受再到外境山河大地的推断过程就是的过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0447424.html
  • 启绝学于再生 显悬壶以济世——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微

      三性,不仅是唯识宗的基本理论,也系佛法之全体的属性。大师以三性抉择一切佛法。认为在三性中,仅仅略说依他起的浅相而未遣除执相,是人天乘之罪福因果教;依据我法执,以破者之人我执,促其舍弃依他起相,是声闻乘的四谛教;至于不共大乘佛法,圆说三性无不周全圆融,但施设言教,应当遍于三性。一、依照遍计所执身自性,有针对性地施设言教,惟破不立,以扫荡一切执尽,证圆成实而了悟依他起。《十二门论》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25762986.html
  • 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索

    三性,不仅是唯识宗的基本理论,也系佛法之全体的属性。大师以三性抉择一切佛法。认为在三性中,仅仅略说依他起的浅相而未遣除执相,是人天乘之罪福因果教;依据我法执,以破者之人我执,促其舍弃依他起相,是声闻乘的四谛教;至于不共大乘佛法,圆说三性无不周全圆融,但施设言教,应当遍于三性。一、依照遍计所执身自性,有针对性的施设言教,惟破不立,以扫荡一切执尽,证圆成实而了悟依他起。《十二门论》、《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473545.html
  • 人间佛教与平常心是道----答汪燕鸣先生问

    不离识)的真正意义。也就是说,一切唯识是从认识论角度的提法,现在一般都把它当作本体论的命题是大错特错了。佛教是不承认有所谓"本体"(即自性)的。  (3)整个"能相"以依他起为中心(依),是它的妄执或偏执,圆成是它的实相或实性。因此,真加或如如也是属于现行识之"能"的方面,即"了别"之实性。历来大多把它看成客观真理而归之于"所"的方面也是不对的。《楞伽经》说"一切妄法()圣人亦现,然不颠倒...

    郭元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3438902.html
  • 和译安慧唯识三十颂释论之考察

    ”此文,依慈恩述记一本,则谓为合说安慧护法之文,于同一文中,合说安慧之自体分依他相见二分说,与护法之三分依他说,而仅就第一卷之论文中,尚不能分明安慧为相见说。此则于第八卷之论文,有参照之必要。...者何?其变异相也。因刹那灭同时而起,又由因刹那灭变而起之果自现。”是其能转变识之阿赖耶识中,长养我法妄薰之种子。  又云:  “如是一切所识,乃是自性。故事实的不存在,而识为缘起性。故本质的当可...

    佐伯良谦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5842681.html
  • 人间佛教与平常心是道--答汪燕鸣先生问

    当作本体论的命题是大错特错了。佛教是不承认有所谓"本体"(即自性)的。(3)整个"能相"以依他起为中心(依),是它的妄执或偏执,圆成是它的实相或实性。因此,...一切妄法()圣人亦现,然不颠倒(真如)",所以真如不过是不颠倒的认识。如此说来,真如和正智不是没有区别了吗?当然有区别,但不是绝对的不同。真如和对,在一念上区别。正智即般若和依他起对,...

    郭元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63959524.html